得了脂溢性皮炎,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、外用药物治疗和系统药物治疗。以下是对这些治疗方法的详细阐述:
一、一般治疗
调整生活习惯:
生活要规律,保证充足的睡眠,避免熬夜。
调节情绪,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情。
饮食方面,限制多糖和多脂饮食,忌酒和辛辣刺激食物,多吃新鲜水果、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。
皮肤护理:
避免过度清洗皮肤,使用温和的润肤乳进行保湿。
避免使用过热或过冷的水清洗皮肤,以及避免使用碱性大的肥皂等刺激性清洁用品。
局部使用温和的润肤乳,加强控油与保湿。
二、外用药物治疗
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为去脂、消炎、杀菌、止痒。常用的药物包括:
抗真菌药:如复方咪康唑霜、复方益康唑霜等含抗真菌药的混合制剂,适用于马拉色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脂溢性皮炎。
钙调磷酸酶抑制剂:如吡美莫司软膏及他克莫司,适用于中至重度患者或低强度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者。
糖皮质激素制剂:在皮疹炎症重、瘙痒明显时,可酌情加用,如1%氢化可的松乳膏或0.1%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等。但需注意,面部及皮肤薄嫩部皮损不宜长期应用,以免出现激素局部副作用。
其他:对于少量渗出、糜烂部位,可用1%雷凡诺尔锌氧油、氧化锌油或糊剂、1%金霉素或0.2%呋喃西林软膏等进行治疗。头部皮损可用含酮康唑的香波洗头,每周2次。
三、系统药物治疗
维生素补充:可口服维生素B6、维生素B2及复合维生素B等,有助于减少油脂的产生。
抗组胺药物:瘙痒剧烈时可予以止痒镇静剂,如西替利嗪、依巴斯汀等。
抗真菌药物:有真菌感染或泛发性损害时,可用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。
抗生素:有细菌感染时,可用四环素或红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。
糖皮质激素:范围较大、炎症明显,甚至有红皮病倾向且无禁忌症时,可短期小量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。
注意事项
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,监测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。
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需要患者耐心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。
避免使用过于刺激性的化妆品或护肤品,以免加重病情。
通过上述综合治疗方法,可以有效缓解脂溢性皮炎的症状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